南美洲(自由)行 – 秘魯提提喀喀湖上的漂浮島 (Floating Island @ Lake Titicaca)

看了好幾天的山川古跡和廢墟, 下一站我們換換口味,要來看看風光明媚的提提喀喀湖(Lake Titicaca)。 不過嘛那將是我們第二天的行程。 坐了一整天的長途巴士抵達普諾(Puno)后, 其實我們最想做的就是洗個澡然後去找東西吃。 我們在普諾的酒店還挺不錯的, 就在提提喀喀湖的旁邊,而且裝潢和布置也很漂亮。 所以我們決定就在酒店裡頭的餐館解決我們的晚餐。 (其實是懶得出去,哈哈。) 然後好好的休息一晚,為接下來第二天一整天的行程養精蓄銳。 當天的晚餐還挺豐富的,我們共點了披薩、牛肉飯、雞肉飯, 一碗類似米粉湯的東西和酸橘汁腌鱼(Ceviche)。 Ceviche是一道當地美食,通常作為開胃菜。 做法是將生魚片用酸橙汁或柠檬汁腌泡、調味,再加點橄欖油、鹽或其他香料。 也許是地處湖邊吧,覺得這Ceviche的魚肉鮮甜美味, 加上酸酸的醬汁,開胃又好吃。 第二天一早導遊到酒店來接我們前往碼頭。 同船的人共有十多位,不過每一小團的人都有一位導遊帶領, 而我們的導遊就只需照顧我們三個,負責為我們沿途解說。 提提喀喀湖是南美洲印第安人的文化发源地之一,印第安人將它稱之為“圣湖”。 它也世界上最高且可讓大船通航的淡水湖; 位處玻利維亞和秘魯之間,而且湖裡頭的有不少大小不一的島嶼。 而我們第一個景點就是乌鲁斯浮岛(Floating Island – Uros)。 浮島是用一種叫Totora“拖拖拉”(類似蘆葦)的水上植物所建的人造島嶼。 製作過程是將一根根柱子打入含有“拖拖拉”根部的厚厚土塊裡, 接著把許多的土塊用繩子綁起來。然後在這些土塊上鋪上一層層拖拖拉; 最後再把他們草房建在上頭,就形成一個小島啦。 由於那些拖拖拉會乾枯毀壞,所以他們每十五天左右就得換一次。 還好那些植物滿湖都是,也不怕來源短缺。 聽當地的居民說,這些拖拖拉除了用來鋪在土塊上外, 植物的根部還可以用來退燒,甚至拿來吃,用途非常的廣泛。 還有一點就是忘了說,那就是在這些漂浮到的四周都會放下重重的錨, 要不然那天刮大風下大雨的話,整個島會被吹到別的地方去了。 遊客到島上來除了可以參觀他們的村落, 看看風土民情和買些手工藝品外, 還可以選擇去坐他們用拖拖拉特製的船隻遊船河。 我們沒有去坐船,而是選擇在島上到處走走和拍照。 我覺得這些島民的生活還蠻清苦的, 主要就是靠養魚,做點手工藝品,還有就是遊客的光顧來養家糊口。 不過他們都很友善和有点害羞,就靜靜微笑的坐在他們的物品前, 任由我們隨便翻看,即不會強力推銷他們的產品, 而就算我們看了沒買也不會露出不愉快的表情。 世世代代的居住在這裡的乌鲁斯人, 沒有現代化的設備,也沒有富裕的生活,卻活得悠然自得。 參觀了這裡,讓我有些些感觸。 生活啊原來真的可以那麼簡單而美好。 不過如果換成是我,能够活得向他们一样嗎? • 南美洲(自由)行 South Ame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