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L Merdeka Walk

上個星期天,我和馬少參加了Rakan KL組辦的#KLMerdekaWalk。 由Rakan KL的朋友帶著我們一群人,從吉隆坡福音堂Gospel Hall開始, 沿著Jln Hang Jebat慢慢的走,路經BP House、雪蘭莪精武體育館、 Merdeka Park(冬菇公園)和Stadium Negara。 原本的行程還包括Victoria Institution 和Stadium Merdeka,可惜天不作美, 當我們走到Stadium Negara時,就開始下起雨來,只好作罷。 來了吉隆坡那麼多年,還是第一次到這一帶走走。 聽聽領隊的Adrian的介紹和一些團員們的分享, 才知道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老建築,背後都有著一個個輝煌的故事和過去。 可惜,隨著時代的變遷與發展,這些故事慢慢地埋沒在時光的長廊里,漸漸地不為人知。 Rakan KL所舉辦的這個活動,將通過和團員的互動和分享;加上專家和學者的專業意見, 慢慢將這些故事收集整理起來,然後一代一代的傳下去; 讓以後的人們可以通過這些故事更加瞭解國家的歷史和發展。 在國慶即將來臨的這個時候,走一走老街道,瞭解一些背後的故事, 也是一件挺有意義的事,不是嗎? PS: KL Merdeka Walk共有中文和英文導覽,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他們的臉書看看。 http://www.facebook.com/pages/Rakan-KL/262634717197142?ref=br_tf

Artisan Roast HQ

一眨眼的,Artisan Roast 的第三間分行Artisan Roast HQ開業已經一個多月了。 這家最新的Artisan成員位於PJ Section 13的工業區內; 兩層樓高的店面,原木桌椅,加上大片的落地窗,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一間。 不同於其他兩家Artisan,這裡除了提供咖啡和蛋糕外, 還增設了一個手沖吧台Drip Bar,聽說接下來還會陸續設立咖啡烘焙室和熱廚房。 對於這點,我還蠻期待的。 而整間咖啡館裡頭,我覺得最好玩的就是Drip Bar。 那裡除了有一般常見的V60濾杯外 , 還有Kalita Wave,Chemex,syphon,Aeropress和Clever Dripper等不同的沖泡器材。 這些沖泡器材有的屬於滴濾式,有的屬於浸泡式,有的介於兩則之間。 不同的器材有沖泡出來的咖啡,又帶有不同的風味,很有趣吧? 我們到訪的當天,咖啡師還讓我在吧台那試了用V60。 說起來,咖啡雖然喝過不少,不過用V60來沖咖啡還是生平第一次。 當然,要用多少的咖啡粉、多少比例的水、 咖啡粉的顆粒刻度和水溫度都由咖啡師幫忙準備好了,而我只負責沖泡。 話雖如此,可不要以為沖泡就是把熱水倒入濾杯就完了。 水流量的大小和速度,燜蒸所需的水量和時間, 還有倒水的方向有都一定的講究和學問。 只記得我倒的水時大時小,時高時低的,時快時慢的; 原來要做到大小、快慢一致,是那麼難的一件事。 這讓不禁我想起了賣油翁; “無他,唯手熟爾”。 要做到如此嫺熟,我想無他,需要的就是多加練習吧。 那我是不是該買個V60回家練練啊?

北海道自由行之小樽 Otaru

吃過了海膽大餐,這次讓我們去看看小樽的小鎮風情。 說是小鎮,其實小樽是北海道西部的一座都市。 早期由於煤礦的發現而成為重要的商港;曾經風光、繁極過一時。 後來爲了貨物的裝卸,更修建了小樽運河,在運河的兩旁則是著名的紅磚倉庫。 現在的小樽洗盡鉛華,成了一個樸實卻浪漫小鎮;深得遊客喜愛。 ; 而當年的繁華退去后,所留下的歷史建築和歐洲風情, 成了小樽市內的吸引遊客的著名景點。 音樂盒和玻璃館是當年開港對外通商后所帶來的異國文化產物。 西方樂器傳入后,音樂盒漸漸的在小樽盛行, 而這浪漫的小盒子到了今天反而成了小樽的名產。 如果細心留意,你會發現小樽市內有許多的硝子館, 裡頭擺滿了琳琅滿目的玻璃工藝,色彩繽紛的讓人目不暇給。 有些還讓遊客有機會親身體驗玻璃的製作過程。 小樽運河加上兩旁的倉庫是小樽的標誌, 許多遊客來小樽就是爲了到淺草橋或中央橋那拍張照。 而到了晚間,運河旁的煤氣燈亮起后; 看著倉庫的倒影在運河里搖曳生姿,又是另一番浪漫迷人的滋味。 我們倆不是浪漫的人;對博物館和音樂盒也沒什麼興趣, 而玻璃的製作之前在威尼斯時看過了, 所以在淺草橋那拍了幾張照片后,我們就沿著運河隨處走走看看。 可是天氣太熱了,走了一會兒我們就跑到書上介紹的北之雪糕屋(Kita no aisu)去吃雪糕。 這裡的雪糕口味繁多,而且有很多還蠻特別的, 像是納豆、墨魚汁、海膽、南瓜、馬鈴薯、豆腐和蘋果派等等。 我選了海膽和番薯的雪糕各一球, 而貪心的馬少選了墨魚汁、豆腐和南瓜三種口味。 海膽口味的很特別,帶點鮮鮮的味道,還蠻好吃的。 而馬少的墨魚汁也很不錯,有點稠稠的感覺,然後帶點海洋的味道。 吃完雪糕,我們繼續亂走,走著走著,竟然摸到海邊的舊倉庫區那。 那些舊倉庫看起來好像廢棄了,不過沿途偶爾還是看到一些車輛駛到裡頭, 可是進去后都不見他們出來,到底這些人都這里來幹嘛? 進行不法交易嗎?那我們會不會被滅口啊? (是不是很不浪漫?竟然想到這些煞風景的劇情) 等我們走近后,謎底揭曉,原來許多的當地人閒暇時喜歡來這垂釣。 有的人釣到魚;有的人竟然釣到海星。 不過顯然海星不是他們的目標,所以釣到的海星都被丟在一旁,有的還被分尸。。。 難怪一路上我們看到不少海星的乾尸。 看了一會兒,馬少想找個地方坐下來看書喝咖啡。 於是我們就掉頭往鬧區的方向走去。 而在途中我們看到一群鴿子, 童心未泯的我忽然想拍張群鴿展翅的照片,就跑去追趕它們。 (很無聊厚?我也知道,哈哈)。 可惜照片的效果不是很好,沒什麽藝術感,呵呵。 早知道就叫馬少去追,我在一旁準備拍就好。 回到了鬧區,我們找到一家開在蠟燭專門店樓上的咖啡館。 那裡環境很不錯,客人也不是很多,正好讓我們可以休息看書兼寫東西, 我的札幌賞花篇就在那寫的,旅行還寫post,很勤勞吧? 喝完了咖啡,我們也結束了小樽的半日遊。 書上的景點和零食店我們通通沒去,雖然如此,我們還蠻喜歡這個小鎮的。 有機會的話,想找個冬季是來這住上一晚,看看他們的雪燈祭, 覆蓋在皚皚白雪下小樽,再用五彩繽紛燈飾點綴著,應該更加讓人心醉。

週末廚房五 – 天婦羅蕎麥面 Weekend Kitchen: Cold Soba with Tempura

休灶了兩個星期,週末廚房又開爐咯! 週末廚房開爐以來,好像一直都在走西式路線; 這次就讓我們換換口味,來份日式的天婦羅蕎麥面好了。 心想天婦羅粉應該有現成的,用水調成麵糊后,沾了放下去熱油里炸, 然後蕎麥面嘛用水燙一燙,應該不是很難吧?(才怪!) 記得前天馬少在寫要用的食材單子時,我對他說 : “We need to buy some tempura flour.” “No need, just use normal flour with ice.” “真的嗎?不要騙我咧!” “真的啦!” 既然馬少那麼有信心,我就姑且聽他的好了。 其實聽他說的那麼容易,心理就已經有種不祥的預感。。。。。。。 天婦羅面糊做法: 1.  把雞蛋打在加入冰塊冰水碗裡頭,打散后加入篩過的麵粉 天婦羅醬汁做法: 1. 將味醂(Mirin),醬油,鰹魚粉(dashi)和糖混合后煮滾 蕎麥面的醬汁做法: 1. 將味醂(Mirin),醬油,鰹魚粉(dashi)和和混合后煮滾 2. 讓醬汁冷卻后,放入冰廚待用 後記: 這次的週末廚房失敗啦!!! 怎麼說呢? 其實醬汁的味道不錯,而蕎麥面沾著冷冷的醬汁、wasabi和姜蓉一起吃也很清新可口。 問題就出在那天婦羅;那炸出來的天婦羅不夠香脆。 檢討了一番后,我們覺得問題應該是出在油溫。 食材和油溫的溫度差是天婦羅的關鍵, 沾了面糊的食材溫度要夠低,而清油的溫度要夠高(約170度左右), 這樣炸出來的天婦羅才會香脆可口。 我們把食材放下鍋炸的時后,沒有注意油的溫度,所以失敗啦。 沒關係,下次再來好了。 記得在購買食材的時候,我原本還想買些大蝦回來做天婦羅, 還好馬少阻止了我,不然就白白浪費了那些大蝦了。 « Discover more Weekend Kitchen…

北海道自由行之札幌賞花 Sapporo Flower Viewing

上一篇我們吃過了拉麵,這篇我們賞花去! 札幌雖然沒有世界遺產或古廟神社, 不過要說景點還是有的,像是電視塔,時計臺和啤酒工廠等等。 可是我們對這些的興趣不大,於是在吃飽沒事做時,我們就跑去泡公園賞花。 第一個到訪的是北海道廳舊廳本舍(Hokkaido Kyu-honchosha)旁的小公園。 北海道廳舊廳本舍是國家級的保護文物,建於明治21年(1888)。 以前是行政大樓,現在則成為文化中心,裡頭有圖書館,歷史資料室等。 我們沒到裡頭去,只是在外頭拍了幾張照片就到一旁的小公園賞花看鴨子去了。 公園裡有個湖,裡頭種了許多的荷花, 不過都在湖中間,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所以拍不到特寫。 湖水雖然不是很清澈,但可以看到裡頭有不少鯉魚,而且還挺大只的。 馬少看到這些肥大的鯉魚就問我這些魚能吃嗎? 不是剛才吃過嗎?怎麼又想著吃?Fainted….. 現在雖然是夏天,可是公園裡有棵樹(看起來像楓樹)的樹葉卻是紅色的; 就在湖的一旁,仔細一看,樹下還站著只正在打盹的鴨子。 乍看之下不像炎夏,反而是一幅充滿秋意的畫面。 我們繞著胡邊走邊聊,接著看到一位老先生坐在湖畔的凳子上往湖裡丟麵包, 也不知他是要喂魚還是喂鴨子。 結果鴨子、鯉魚全都來了;爲了麵包大夥兒搶成一團, 變成了一副群鴨戲魚圖。 看著看著,發現原來一旁還有一隻烏龜, 不過它的動作太慢了,搶不著麵包。 接著還來了一直海鷗,不過它來遲了,老先生的麵包都丟完了, 趕明兒請早吧! Odoori Koen大通公園則是另一個我們到訪過的公園。 這公園也不大,寬約一百五十公尺,不過卻有1.5公里長。 除了佈滿了五顏六色的鮮花外,有許多雕刻和紀念碑。 春夏季看花,冬天賞雪,是當地人喜歡溜達的公園。 公園的一旁還有不少的小販在販賣一些輕食和啤酒。 許多當地人和遊客就這樣邊喝酒吃東西邊賞花。 由於我們是吃飽了才來這散步,也不愛喝啤酒, 就所以只在公園裡頭走走,拍照、賞花。 雖然沒甚特別的景致,可是比起仿造巴黎鐵塔所建的電視塔, 我覺得這些怒放的生命更能吸引我的目光。 北海道廳舊廳本舍 (Hokkaidocho Kyu-honchosha) JR站南口步行10分鐘左右;星期六、日及公定假日休息,免費 大通公園 (Odoori Koen) 乘地下鐵至大通站;免費

北海道自由行之札幌拉麵 Sapporo Ramen

公司近來接了兩個時限超趕的projects, 讓我從台灣回來後就加班加到天地玄黃日月無光,汗流浹背晨宿列張。。。 (是這樣用的嗎?) 話說有一天加當我班加到發神經時,不小心去逛了馬航的網站, 然後不小心看到有便宜的機票到日本(來回RM1300), 於是就這樣‘不小心的’,我們決定到日本去玩一星期。 說起來這是我們第三次來日本了。 第一次和肉球俠侶跟老鼠醫生一起來,拜訪了箱根和東京。 而第二次只有我們兩個,去了奈良,京都,高野山和東京。 這次我們則計劃到北海道和東京各玩四天。 (是的我們很喜歡東京,每次都會呆上幾天)。 札幌是我們在北海道的第一站。 和奈良、京都比起來,它算是一個新城市,不如前者來得有歷史背景。 即沒有參觀不玩的廟宇神社,也沒有什麽世界遺產。 雖然如此,札幌有幾樣東西可是很有名的噢,例如啤酒和拉麵。 炎炎夏日,下班後坐在戶外邊賞花邊來杯沁涼的啤酒,很寫意吧? 可惜我們倆都不喝啤酒,所以只好介紹拉麵啦。 北海道的拉麵是日本三大拉麵之一, 和福冈博多拉面、福岛喜多方拉麵三足鼎立。 而札幌市的拉麵店到處都有,不過有幾個地方是拉麵集中地, 讓你可以嘗到不同地域的拉麵。 像札幌車站旁的Esta購物中心十樓的拉麵共和國(Sapporo Ramen Kyowakoku), 還有就是靠近薄野地鐵站那的拉麵橫町 (Ramen Yokocho)。 我們的第一頓拉麵是在拉麵共和國吃的。 拉麵共和國裡頭有八家拉麵店,主要來自函館、札幌和旭川。 據說每個月都會由顧客投票,選出當月的拉麵王, 然後一些不得人心的拉麵店則會被淘汰換掉,競爭可謂相當激烈。 我們在裡頭晃了兩圈后,最後選了江別的銀波露。 馬少點的是牛油玉米(Butter Corn)拉麵而我則點了排骨拉麵。 牛油玉米拉麵顧名思義的就是除了一般的叉燒,竹筍和蔥頭外,還外加了牛油和玉米。 這樣的湯頭更濃稠,而當地的甜玉米更豐富了拉麵的口感和味道。 在之前我們也在新加坡吃過類似的拉麵,也許是心理因素, 總覺得這裡的玉米更甜,牛油也更香。 我點的排骨拉麵用的是肥瘦適中的上等排骨肉,用大火輕輕一炸后, 鮮、嫩、滑、加上香氣四溢,吃上一口,絕對是一種享受。 差點忘了說,這裡湯底可以任選,共有鹽、味增和醬油三種。 第二天我們則來到了拉麵橫町。 這裡的拉麵店更多,有十多家風味各異的讓人選。 選擇太多也是問題,我們來來回回的走了幾趟,也拿不定注意。 最後馬少選了Higuma拉麵。 當天我們共點了海鮮拉麵和叉燒拉麵兩種口味。 這裡麵條夠彈性,而且幾乎嘗不到什麽堿水味。 湯底則比銀波露來得清些,不習慣重口味的人應該比較容易接受這樣的湯頭。 用料方面也很大方,像馬少的海鮮拉麵裡頭就有很大顆的扇貝, 上桌前老闆只用火稍微煎一煎,增加了扇貝的香味同時保留了扇貝的鮮美。 我的叉燒不錯,不過沒有銀波露的排骨來得香。 最後在我們離開北海道,要飛往東京前, 我們發現機場那也有個拉麵道場(Hokkaido Ramen Dojo);裡頭約有十家拉麵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