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了摩艾和美麗又蒼涼的復活節島, 下一站我們來到了群山環繞的高山城市,秘魯的庫斯科城。 這座海拔3400公尺的城市是當年印加王國的首都, 也是我們這次秘魯之行的起點。 第一張照片是飛機降落前我透過機窗所拍出去的, 可以看到外頭一片山巒起伏,一些山峰上還殘留著白雪。 比起復活節島,這裡又是另一番景色。 我們抵達的時間是早晨七點多, 同班機的乘客裡頭有一位修女,長得很像安海瑟薇。 我想偷拍她的照片又怕被看到,遮遮掩掩之下, 結果拍到的照片不是朦朦的,就是看不到樣貌,看來還需多多練習才行。 而我們走出機場時,看到的是一大群不同旅社的導遊; 大家手上都拿著牌子在等他們的遊客。 不過我們找來找去就是找不到我們的名字, 心想我們的導遊該不會把時間或名字搞錯了吧。 還好,等了十五分鐘后,在我們打算聯絡她時,她終於出現了。 導遊說會先帶我們到酒店,讓我們休息一會,下午才開始當天的半日遊。 謝天謝地,因為前一晚爲了乘搭凌晨的班機,我們是在機場的長椅上過夜的, 現在已經累得半死,要是馬上就開始半日遊,我應該會累昏。 我們半日遊的第一站是庫斯科大教堂。 這座大教堂建在某位印加大神的宮殿遺址上,前後共花了百多年的時間才完城。 期間換了好幾任建築和設計師; 所以裡頭有些地方屬於巴羅克式的建築風格,某部份屬於歌德式的, 還有其他的我也記不了那麼多,是個建築風格大雜燴。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這裡和大部份歐洲的教堂很不一樣。 裡頭一整個金碧輝煌,真的是金子的金。 而且裡頭所有圣象的造型和衣著也很不同,很有當地的色彩。 教堂裡有一幅由馬科斯薩帕塔(Marcos Zapata) 所畫的《最後的晚餐》, 這幅雖然不及達芬奇所畫的幅那麼廣為人知,可是也是挺有名的。 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畫裡的餐桌上擺了一隻烤豚鼠(Guinea Pig), 那可是這裡的名菜哦,呵呵。 離開教堂后我們步行道附近的太陽神殿(Qorikancha)。 這座太陽神殿據說以前是用黃金覆蓋的, 而西班牙征服印加帝國后,把裡頭的黃金全都給搬走了。 剩下的是許多大石頭組成的印加石牆。 這些石牆非常堅硬而穩固,歷經幾次大地震也完好無損。 放在現在,也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可見當時印加的科學與建築水非常高。 大教堂和太陽神殿裡頭都不讓人拍照,所以只能拍拍牆壁的石塊和庭院的花朵。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網上找找那幅《最後的晚餐The Last Supper》, 教堂裡頭金碧輝煌的裝飾和極富特色的圣象。 逛完了太陽神殿,下一站是到城外去參觀的一些印加遺址。 到底看了些什麽呢,下一篇才告訴你,哈哈。 補充: 我很喜歡庫斯科城,一座很有故事的城市。 走在街上拍拍窗子,牆壁和路上的行人都是件有趣的事。 我們一共在秘魯待了六天,除了庫斯科城,還去了周邊的幾個城鎮。 在出發前一個月,我們先把想去的地方電郵給當地的旅行社, 再由他們為我們安排交通,住宿和導遊。 (這也是爲什麽我會把標題的‘自由行’這三個字加個括號。) 所以我們不是六天都跟著同一團的團員到處走。…
Category: 南美洲 South America
南美洲(自由)行 – 復活節島 Easter Island IV 完結篇
復活節島上主要的景點在前兩天都看完了, 雖然還有些,不過大家都沒什麽興趣去看。 所以在剩下一天半的時間里, 除了早上到Ahu Tongariki那去看日出,和到旁晚是到酒店附近的海邊看日落外, 其他的時間我們就隨意的到處去逛逛。 看看他們的菜市場,買些紀念品,然後找間咖啡店吃份蛋糕, 不然就是走到海邊那吹吹海風吃雪糕。 整個南美洲行程裡頭,馬少最喜歡就是復活節島,因為真的超悠閒的。 印象中我好像還沒真正看過日出咧,因為每次都爬不起床。 還好島上這個季節的日出時間還挺遲的, 大約七點半左右,所以我們不用太早起床! 和Paul借了車子,我們自己就憑印象往Ahu Tongariki駛去, 轉錯了幾個彎兜了個大圈后,我們大約七點就抵達Ahu Tongariki了。 不過有人比我們更早,而且把好位子都占好了。 友人說因為當天的雲層很厚,所以日出沒有很美, 雖然如此,大家還是很努力地換著不同的位子拼命的拍。 這是我第一次拍日出,出來的效果不是很滿意,需要多加練習才行。 雖然也是第一次拍日落,不過我覺得日落的照片拍出來比較美, 或許不是在旅遊景點拍的吧,反而拍得比較自然,呵呵。 復活節島補充: 復活節島很小,面积大約为160平方公里左右, 而主要的商店和餐館都集中在大街上。 這裡好像只有一間加油站,兼做錢幣兌換。 通用貨幣是智利比索,一美金大約換480比索。 大多的餐館都接受美金,不過兌換率可能低些。 島上的消費還挺高的,三個人隨便喝個下午茶,就花了四十美金。 前兩天的晚餐平均一個人要三十多美金,約一百馬幣。 島上有間郵局,記得把護照帶去那裡, 因為在那可以蓋個復活節島的印,當成紀念也不錯。 • 南美洲(自由)行 South America Free & Easy • 1. 巴西的聖保羅 (São Paulo I) 2. 復活節島 (Easter Island I) 3. 復活節島 (Easter Island II)…
南美洲(自由)行 – 復活節島 Easter Island III
自爽完畢,繼續復活島第二天的行程。。。。。。 看完Ahu Tongariki后,肚子也開始餓了。 接著Paul就載我們到Anakena Kena Beach去吃午餐。 這海邊有什麽好東西吃呢? Paul說這的Empanadas都是現做的,新鮮好吃。 所以我們就點了三份Empanadas,外加一串燒烤和一些果汁。 Empanadas是一種類似咖哩角的食品,有多種不同的餡料可供選擇。 我們分別點了蝦仁,起司火腿和牛肉三種口味,而我最喜歡的還是蝦仁。 對著藍藍的大海,一邊吹著海風,一邊在樹蔭下享用著午餐, 那種感覺怎個爽字了得? Paul還對我們說雖然復活節島四面環海,不過島上可供游泳的地點其實很少, 而Anakena Kena 就是其中一個,所以夏天時很多人會到這戲水做日光浴。 除此之外,這裡也有一排七尊的Moai可看。 (是的,又是Moai…..) 離開了海邊,我們來到Ana Te Pahu洞穴; 由於洞口種滿了香蕉樹,所以這裡又叫Banana Cave。 據說十七世紀時,一些外國船隻登陸復活節島,并抓走了了許多島民, 然後再把他們當成奴隸販賣到其他國家。 其中有九十巴仙的奴隸死於疾病和折磨, 而剩下的十巴仙在國際社會的抗議下,得以回返復活節島。 不料這些人卻又把天花帶回島上,導致大量的人口死亡, 最嚴重時全島的人數只剩不到一千人。 這場販賣奴隸活動間接造成拉帕努伊人的文化浩劫, 以至許多關於島上文明的記錄就此消失。 而這個洞穴就是當時部份拉帕努伊人的避難所。 由於地點偏遠,加上洞口被果樹遮蔽, 一群拉帕努伊人就躲在這避免了被抓的命運。 這洞穴背後有著慘痛的故事,不過裡頭卻沒什麽看頭。 只有一些前人們生活過的痕跡,而且地上的亂石很多,步行時要特別小心。 而我們今天的最後一站是Ahu Akivi;這裡有著七尊Moai像。 不過和島上其他臨海的Moai像不同的是,他們都面向著大海。 爲什麽呢? 原來他們是其他海島的勇士,由於故土的物資短缺, 當時的國王就差遣他們到海外去尋找新的國土。 經歷了千辛萬苦后,他們來到了復活節島。 而國王則下令舉國搬遷,到這裡來開始他們的新生活。 後來人們就造了這七尊面海的石像,爲的是紀念這七名勇士和故土。 走了一整天,大家都累垮了。 我們決定先回房間洗個澡,休息一下后,才到大街上找東西吃。 記得Paul說過這有間中/日餐館不錯, 懶得為晚餐吃什麽而煩惱的我麼就決定去哪試試。 (後來找資料時,發現這間中日餐館竟然被Triadvisor選為島上最好的餐館。) 我們共點了兩份拉麵,一份烏冬面和炸雞塊。 馬少和友人點的拉麵還好,炸雞塊也不錯, 可是我選的烏冬面實在太鹹了,我吃了一半就投降了。。。。。 •…
南美洲(自由)行 – 復活節島 Easter Island II
這是我們在島上的第二天,吃完早餐後我們就跳上了Paul的吉普車; 今天他將帶我們到島上的其他景點,進行環島一日遊。 第一個景點是Ahu Vinapu,一堆倒塌的Moai。 其實島上大部份的石像都是倒塌的,那些豎立著的石像多數都是經過修復的。 爲什麽會倒塌,有兩種說法。 有的說是因為地震海嘯,有的說是因為島上發生內戰, 各個氏族把屬於敵對氏族的石像推到,更把石像的頭部砍掉。 不過到了這裡,最吸引我們的不是這堆石像, 而是石像後那蔚藍的大海、天上不停變幻著的白雲, 和那驚濤拍岸時所激起的浪花。 Paul看我們拍個浪花都可以拍得那麼過癮, 就帶我們步行到附近的一堆岩石邊。 那裡除了有美美的浪花外, 還有個因海水經過岩石縫所產生的小噴泉,讓我們拍個夠。 看著這一望無際的大海,一朵朵的浪花和藍天白雲, 讓我們這些久居城市的人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眼前的天地和視野忽然變大了,心胸也跟著開闊起來,很舒暢! 雖然沒有什麽特別的景觀,不過我們就這樣看了好一陣子。 離開了海邊我們來到Rano Raraku死火山,這島上巨石像的工廠。 以前工匠們就是直接就山裡把石像鑿出,然後才運至海邊把它們豎立起來。 從入口處走進去,遠遠就可以看到許許多多的Moai。 這裡是山區,當然得爬爬山路。 還好路上有許多的Moai陪伴,大家走走停停,拍拍照看看風景。 一路走來也不覺得太崎嶇。 這裡的石像超多,而且形態各異。 有的只有頭部露出地面,有的歪了一邊, 有的是半成品,有的則是因為在運輸的過程中受損而被遺棄的。 行走在這些石像中,再看看海邊的石像; 感覺這裡的Moai們就站在他們的出生地上,同伴較多而不會孤單。 而遠觀海邊那些遠離家鄉的Moai們,看起來則有些寂寞, 尤其是那些獨自一尊的,宏偉得來卻有著孤獨落寞的感覺。 看完了石像當我們往回走時,發現許多的海鷗在Moai邊飛來飛去, 我就像拍相機廣告那樣,趕緊拿著相機追著它們來拍。 :P 可惜它們都不合作,常常飛在我的鏡頭外, 加上我的鏡頭不夠長,無法拍出美美的海鳥飛翔圖。 Rano Raraku這除了有大大小小不同的Moai可看外, 其實還有一座很漂亮的火山湖。 (在從入口處那有標明,和之前去看Moai時的方向相反。) 一樣得爬一段山路,而且比剛才的難走得多,路也較陡。 不過當爬到路的盡頭,看到那個湖時,覺得在辛苦一點也值得了。 長滿蘆葦的湖邊,碧綠的湖水,一群在湖畔吃著草的野馬, 加上沒什麼遊人,大自然一片寧靜。 漂亮的有點不真實,看了讓人心曠神怡。 更美的是,當我轉過頭,看到馬少喝朋友坐在樹下閒聊, 綠樹成蔭,加上藍天白雲做背景,美得就像一幅畫。 離開了Rano Raraku,Paul駕著車帶我們來到不遠的Ahu Tongariki。 這里有全島最大的祭祀平台,十五尊的Moai一字排開,氣勢宏偉。 我們常在明信片,報章或紀錄片看到復活節島的圖景, 就是在這拍的,這裡也是人們最喜歡來看日出的地方。…
南美洲(自由)行 – 復活節島 Easter Island I
離開了大都市聖保羅,下一站我們來到孤懸在南美洲大陸外的復活節島。 第一位踏入復活節島的歐洲人是荷蘭的探險家Roggeveen, 而他踏入這小島的這天剛巧是復活節,所以就把它叫做復活節島。 復活節島(Easter Island)在西班牙語裡頭叫做Isla de Pascua, 而當地的語言則稱之為拉帕努伊島(Rapa Nui)。 在我們從聖保羅前往復活節島的途中, 發生了一段小插曲,讓我們差點去不成復活節島。。。。。 要前往復活節島,共有兩條航空途徑供我們選擇; 一是從聖保羅搭飛機到智利的聖地亞哥轉機, 不然的話則到秘魯的首都利馬轉機也行。 雖然聖地亞哥到復活節島的班機較頻繁,但由於我們接下去的行程是在秘魯, 所以我們選擇了從利馬轉機。 但利馬每星期只有兩班飛機前往復活節島,分別是禮拜和禮拜三。 其實我覺得我們安排的轉機時間還蠻充裕的。 在抵達利馬后我們共有四個小時的候機時間,才轉機到復活節島。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從聖保羅飛往利馬的班機足足延遲了三個小時。 也就是說當我們抵達利馬后, 我們只有一個小時的時間來完成:領取行李和出關(進入智利境內), 會和另一位朋友,然後去拿轉機的機票再通關離境。 這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任務嘛!!! 我們從聖保羅飛往利馬,和從利馬飛往復活節島分屬兩家不同的航空公司。 當我們在聖保羅機場知道飛機延誤后,就馬上分別通知了這兩家航空公司, 結果費了一大堆唇舌,他們還是幫不上忙,不然就推卸責任。 還好當晚利馬機場的人潮不多, 我們三個終於趕在飛機起飛前的幾分鐘抵達候機室。 不過由於沒時間check-in行李,我裡頭的一把瑞士小軍刀就這樣被沒收了。 那可是我在瑞士雪山上買的啊,上面還刻了我的英文名。。。。(嗚嗚嗚!) 說完了很長的插曲,繼續我們的行程。 抵達復活節島后,我們B&B的老闆Paul到機場迎接我們, 這還是第一次有人拿著牌子和花圈在機場外等我們咧。:P Paul是一位美國人,16歲時曾隨學校到島上進行石像修復工作。 畢業后就移居復活節島,并去了一位當地人為妻。 他除了是一家B&B的老闆外,同時也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遊。 經過了前一晚的折騰后,我們決定先在酒店小歇半天, 下午才請Paul帶我們去島上進行半日遊。 我們半日遊的第一站是Tahai Archocolgical Complex。 這裡共有七尊著名的復活節島巨石像,分別是一排五尊的Ahu Vai Uri, 帶著紅色帽飾瞪著大眼的Ahu Ko Te Riku,和位於中央孤零零的Ahu Tahai。 Paul說島上的石像是十至十六、十七世紀間建造的。 石像的外表是照著當時一些有能力的強者所建的。 島民相信這些人去世后,一種類似精神能量的東西(叫Mana)會存在裡頭, 把他們擺放在海邊面向內陸,能夠保護他們的族人。 (也有人說這些石像和當地島民的宗教和祭祀有關。)…
南美洲(自由)行 – 巴西聖保羅
我們南美洲自由行的第一站是巴西的聖保羅(São Paulo)。 那爲什麽會選擇它呢? 理由很簡單,因為這裡是南美洲最大的城市;來往的班機極多,機票也較便宜。 而且我還有位小學同學和她的先生在這裡工作。 旅行時能有朋友帶我們到處去走走,那是最幸福不過的事了。 由於聖保羅不是著名的旅遊勝地, 所以我們也沒特意安排什麽行程,就由朋友們載我們到處走走看看。 第一站我們來到Metropolitan Sé Cathedral大教堂。 這是一間哥德式的教堂,教堂裡頭和其他歐洲的教堂類似,沒什麽特別的; 不過外頭則有一些很有趣的雕像,像踩著鱷魚的聖人。 這種結合了天主教和當地文化的雕像,別處應該看不著。 離開了教堂,我們來到Mercado Municipal。 有人說如果到聖保羅不來這看看,就不算真正來過。 這其實是一個當地的大型菜市場,裡頭售賣各式各樣的蔬果和肉類。 在這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事,那就是巴西人也吃鹹魚。 不同的是這的鹹魚多數用鱈魚(cod fish)製成,吃法也和我們不同。 來到Mercado Municipal除了看看當地人的市場外, 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那就是到菜市場的二樓去用餐。 那兒有許多的美食攤子,售賣當地著名的醃肉漢堡(Mortadela)和Pastel, 我們要去的那間館子人潮很多,大約排了20分鐘的隊才輪到我們。 而朋友說20分鐘已經算很好了,有時得排上更長的時間。 先說那醃肉漢堡好了,裡頭的醃肉不是一片兩片,而是一層疊著一層, 一口咬下,那口感真的很棒很香,不過份量挺大的,我一個人吃不完一份。 而Pastel是一種類似咖喱餃的東西,酥脆的外皮裡頭包著不同的餡料。 當天我們分別選了蝦仁和牛肉兩種口味。 我不愛牛肉,不過那新鮮的蝦仁混合著融化后的起司很好吃。 吃完了午餐,朋友載我們到Rua Oscar Freire走走。 Oscar Freire是一條精品街,在這可以找到許多國際品牌的旗艦店。 來到巴西主又怎麼能錯過這的Havaianas, 這里Havaianas價錢很便宜,而且款式又多。 不買實在對不起自己,所以嘛我們就一人買了一雙。 :p 逛完了街道,是時候來杯咖啡了。 朋友帶我們到附近的一間咖啡館Santo Grão Café喝下午茶。 這咖啡館挺有名的,來喝下午茶的人很多,我們等了一會兒才有位子呢。 我發覺這的奶式咖啡口味較淡,而單品咖啡則很濃,和我們平時喝的很不一樣。 喝完了下午茶,先到朋友家小歇一會, 晚餐才去吃這裡著名的烤肉(Churrascaria)。 侍應生會把不同部位的牛、豬和羊烤肉一整個拿到我們面前, 如果想吃的就拿個夾子把肉夾著,侍應生直接把肉切下。 當晚吃了好多好多的肉,吃到最後我都不知道在吃什麽部位了。 所有的肉質新鮮好吃,不過口味嘛偏咸了點。 除了烤肉,來到巴西當然得試試當地人愛喝的雞尾酒Caipirinha。 原味的Caipirinha是由青檸檬汁加上cachaça(一種甘蔗汁萊姆酒)製成的。…